
会议邀请了业务主管部门市城管局叶志锋副局长、市容环卫科向国华科长等相关工作人员参与探讨。会议由胡有源秘书长主持,曾伟华会长对活动主题确立的初衷和“新形势下东莞环卫企业发展方向思考”的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和意见。

叶志锋副局长作了讲话,他讲到市城管局今后将在政策上给予协会大力支持,同时通过环卫作业单价的提升和机制改革促进环卫市场良性发展,希望各环卫企业凝心聚力、团结互助,共同助力我市城市环卫品质提升。

胡有源秘书长结合平日对各镇(街、园区)、各企业环卫业务发展的调研和了解,作为研讨会的主讲进行发言。他通过我市环卫市场的具体案例分析和多项数据对比,有点有据、有条有理,查摆了制约行业发展的因素和新时期对环卫行业的挑战和困难,为我们行业查找和确立发展方向提供了参考,值得大家一读。为了共同研究和学习,现将他的发言转载如下:
我认为要探讨“在新形势下东莞环卫企业发展方向”这个课题,首先要分析认识新形势下我们环卫经营企业都要应对哪些挑战或主要碰到哪些不利发展的因素,只有能认识到这些困难,才能正确确立自己发展努力的方向。
一是高标准精细化管理要求,需要我们改变旧的经营管理模式和思路
各级领导行走东莞、第三方日常考评、群众评议等,对我们的日常保洁保质保量、扎实工作、切实履行合同,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过去那种只要能搞定具体负责人,检查时突击处理、打折扣日常应付现象再也站不住脚了。所以加强对环卫工作者整体素质的提高,严格认真履行合同,保质保量扎实做好工作,是我们环卫企业唯一发展的方向,侥幸、应付的心态是没有出路的。
这里我特别要说的是,三年前拿的项目按时下精细化管理的要求,要落实有困难可以理解。因为不要说这几年物价飞涨、市场变化巨大,确实大排档的价格按五星级管理标准要求做,不大合情理。但近年拿到的环卫项目,做不好就不应该找什么理由。如若明知道单价低于成本做不了,还要低价抢标,那是自找苦吃、无法同情。前几年协会组织大家研究制定了企业诚信经营自律公约,明确规定“不为贪一己之利损坏行业共同的利益,不低价抢标,不恶意竞争”。我们都知道行业内有一句形容低价竞标危害市场的顺口溜,叫“饿死同行、累死自己、坑死甲方”,但这种不良现象依然在我们行业中难以杜绝。
二是逆市场发展的现象将直接制约环卫企业的经营生存
目前在我们东莞镇(街、园区)出现一种将原来推向市场经营的环卫项目,收回来由环卫所或社区自己经营管理的趋势,打破了多年来东莞市政府环卫统筹市场服务的管理模式,这对当初迎合环卫市场开放所成立的所有环卫经营公司,提出了新的挑战,逆市场的作用将直接制约东莞环卫市场的发展。为什么逆市场的现象能够得到政府默认并允许其存在呢?固然与我们个别环卫企业经营中不按合同履约、偷工减料、清扫保洁质量得不到保障有关系,但我们实事求是的分析,同时这也与财政投资差别悬殊有一定的关系。我认为不能简单的定义为社区自己做和市场化经营保洁质量谁好谁差,这就像我们不能把大排档与五星级酒店的服务质量相提并论一样,因为他们的投资悬殊太大没有可比性。
这一段时间我对万江和虎门这两个镇街社区的环卫经营管理情况做了个调研。万江是由各社区自行运作,万江镇财政按平均7.06元/㎡拨款,但万江镇的环卫车辆、垃圾桶等环卫基础设施是由镇财政统一采购配发到各社区,就是说设备投资成本没有算在7.06元/㎡这个价格里,又加上各社区可以根据自己社区经济能力进行自我补贴,如果再把项目管理费用、企业经营产生的税费和企业购买设备的贷款利息等等费用反叠加在一起,已经远远超过了7.06元/㎡这个统计数据。再说虎 门,镇政府对各社区取消环卫统筹,要求各社区自己经营,财政按政府的统一单价下拨资金。虎门各社区都觉得自己经营管理压力太大,各社区自行招标,由环卫企业承包经营,有经济能力的社区就追加资金,无经济能力的社区政府给多少就用多少。这就出现了社区之间环卫作业价格不平衡,甚至差别巨大,让人难以想象。就单说虎门白沙和龙眼两个社区,白沙由翔和公司低价中标,承包单价是每平方7元多,而龙眼被信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承接,价格近11.5元/㎡,两者在同一个地区,作业环境大同小异,作业单价竟相差如此之大。我曾找翔和公司的负责人谈过,我问“这个价格,你们能够按照合同的要求保质保量做好吗”?他的解释是“我们刚涉及这个领域,对这个行业还不了解,想的是先进入行业市场,以交学费的态度先把牌子立起来再说”。试想这两个社区按同一标准进行考评,它的合理性能有多少?所以,我一再呼吁低价竞标、祸害无穷,我们决不能为了自己企业的一己之利,就损害全行业的整体利益,只有诚信服务、保质保量、认真履行合同,压实层级人员的责任,扎实工作才能得到社会、政府的认同和信赖,才是我们行业发展的正确方向。
三是新兴构建的“大环卫”市场化运营机制会让我们这些规模还不大的环卫经营企业未来的发展举步维艰
深圳有一个区域,上半年已采取了这种运营机制,就是我们常说的3P项目。虽是3P项目但环卫清扫保洁这一块依然采取了名曰合作实质分包的形式,这已是公开的秘密。3P项目的推行,专家众说纷纭,有赞同的有提不同意见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政策的调整、物价的增长以及领导层的变更,会带来许多不确定的因素,诸多问题也会应运而生,现时我们还不好做评价,但这目前也是一个发展趋势。比如说广州市7月份研讨会上,广州市城管局领导就明确表态,广州市的环卫将以“大环卫”服务新常态的模式推向市场化,我们的厚街镇不也有这个想法吗?作为我们的环卫企业,担心、着急起不了什么作用,我们只有积极应对才是最好的出路。那么如何应对,我有两点看法:一是要敢于走出东莞开拓市场。我们许多环卫企业都有一定的资历,在市场上都有相当的竞争力,东莞的市场也毕竟是有局限性的,走出去说不定能开辟一片新的天地。就说我们几个会员单位,先不说家宝,如田雨基本上控制了陆丰市的整个环卫市场,万家美占据了湛江市80%的市场,荣佳在长沙不是也打的很响吗,走出去就会有新的收获。二是抱团联合。如果大家能够强强联合,抱团发展,3P项目我们也可以承接。这就需要大家团结携手,改变观念,要以大胸怀大魄力开拓企业,这样做大做强也将指日可待。
